领略时空隧道的魅力--《我与网络亲密接触》说课材料一教材分析(一)学科概况。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并且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b5E2RGbCAP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四大领域,分别为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这四大内容领域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念p1EanqFDPw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到高中都开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成长需要安排内容,具有相应的梯度,螺旋上升。按照内容与学生关系的由近及远,分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类。DXDiTa9E3d综合实践活动课偏重的是两点:“综合”,即整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实践”,将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中去,干预生活,服务于生活。RTCrpUDGiT(二)本单元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我与网络亲密接触》是八年级上册的主题活动,经过了小学(如果开设本课程)和七年级的课程的熏陶和训练,对于选择课题,收集资料和成果展示等提出了高一层的要求。本单元属于“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交叉、过渡的课题。5PCzVD7HxA(三)本单元主要内容:1.了解网络基本常识2.调查了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3.实践、了解网络在学习、交流等方面的作用。4.正确认识与网络相关的一些问题(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在实践中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知识的理解。(2)通过活动,整合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3)通过利用计算机对资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学生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取、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jLBHrnAILg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网络在家长工作中的作用的调查,分析网络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变,通过对于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上网的利弊,最终正确的认识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处理好中学生与网络的关系。xHAQX74J0X(2)通过网上调查等活动,学会上网调查获取资料的过程和方法,熟练地运用标题搜索、主题搜索和关键词搜索技术,学会健康文明地利用网络。LDAYtRyKfE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视觉素养、数字素养等,提高学生的整体信息素质。(2)以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网络使用中的伦理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责任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等品质。(3)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使学生能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同时提高自制力。(五)教学重点难点及重难点的突破重点:全面了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既要看到网络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又要理解过度沉迷其中的危害。Zzz6ZB2Ltk难点:学生的社会活动面较窄,如何获得更多的资料,全面认识网络带给人们的正负面影响。通过向家长调查,网络检索,以及实际的跨地域同步与非同步交流学习,理解网络在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深刻影响,可以有效的解决本单元的重难点。dvzfvkwMI1二学况分析知识方面初二学生在初一的信息技术课上已经学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能进行基本的文字处理(使用Word)和演示文稿制作(制作PPT),会上网检索资料、使用邮箱等。rqyn14ZNXI对于网络的发展动态了解不多,比如:博客、互联网2.0等知之甚少。对于网络运用的范围理解较为片面。能力方面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对于网络的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较差,合作意识较差。如果活动与生活相关,或与兴趣相关,有一定的吸引力,大多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三、教法分析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采用网络跨区域学习、实际调查、资料搜索,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调查、小组合作中理解网络的作用,在跨时空的网络学习过程中廓清模糊认识,加深体验,真正构建起互联网是一种工具的观念。EmxvxOtOco四、学法指导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由事例引起的兴奋点出发,在准备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