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成语的有关知识——成语的语法结构关系 ① 并列式: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② 承接式:先斩后奏 见异思迁 ③目的式:削足适履 越俎代庖④ 因果式: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⑤主谓式: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⑥ 动宾式:不见经传 拒人千里 ⑦动补式: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⑧ 连动式: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⑨兼语式:请君入瓮 引狼入室 ⑩ 偏正式: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① 古代寓言故事: 望洋兴叹 与虎谋皮② 历史故事:闻鸡起舞 洛阳纸贵③古代典籍作品:祸起萧墙 举一反三成语的感情色彩① 褒义:风起云涌 殚精竭虑 ② 贬义:处心积虑 满城风雨 ③ 中性:今非昔比 风雨交加成语的出处 例、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次去苏州游览了几个园林,果然觉得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的意思是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后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句中误解为说法与实际情况相符。例、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 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把“大方”误解为不吝啬。 大多数成语表里有两层意思,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的真正含义,而只按字面意思理解成语的含义,就叫做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只按照字面意思去牵强附会,而应做到三点: (1) 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2) 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 (3) 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1 、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2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不赞一词”原指“写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这里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3 、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口饮料。【“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4 、小李得了冠军,尾巴翘到天上,对朋友竟然也侧目而视。【“侧目而视” 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这里错解为“不屑正眼相看,瞧不起人”。】 5 、张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