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 实 “四 基”提 高 “四 能”促进中学数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11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dengjinghe@sohu.com QQ:271348199 咸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邓泾河 〈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前 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总目标、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开发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评价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核心内容简介;•课程内容的修改;•把握课标变化,深化课程改革;一、《课程标准》核心内容简介1. 关于数学观——如何认识数学•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新课标:•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2. 课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及水平• 结果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过程目标:经历、体验、探索• 了解: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运用:综合使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经历: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 • ( 1 )了解,同类词:知道,初步认识;• ( 2 )理解,同类词:认识,会;• ( 3 )掌握,同类词:能。• ( 4 )运用,同类词:证明。• ( 5 )经历,同类词:感受、尝试。• ( 6 )体验,同类词:体会。• 数学学习的目标要实现数学的再认而不是再现 .3. 对四个学习领域名称的修改:• 原课标: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修改后: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4. 关于 10 个核心概念的分析• 原课标:数感 符号感 空间观念 ( 6 个) 统计观念 应用意识 推理能力• 修改后:数感 符号意识 运算能力 ( 10 个) 模型思想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推理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核心概念之一:数感• 《标准》将这种对数的感悟归纳为三个方面:数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