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有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幸福指数”这个概念。然而,我们教师要如何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呢?读了肖川老师《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这本书,我有“拨开云日见青天”的豁然之感。肖川老师告诉我们,衡量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有两个一级指标:身心愉悦的程度和精神充实的程度。现在有些老师,尤其是老教师总觉得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让他们有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压抑感、挫败感、沮丧感,其实这些消极的体验都可能导致教师对职业的倦怠感。如果一位教师厌倦了教书这种职业,那又有何幸福而言呢?如果一位教师总是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情绪饱满、热力四射,那他就会真切地感受到教书的价值和意义,也就会觉得教书这份职业所带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师总是觉得工作压力大,常有力不从心、沮丧、焦虑、情感枯竭之感,觉得“脑子是满的,时间是满的,心却是空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职业倦怠,走向快乐教学呢?肖川老师告诉我们,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有薪资待遇、教师的劳动强度、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的物质生活环境、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职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生源素质、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制度、教师关系(学校领导者、学生、同事、家长)、学校的声誉、社会期望、教材质量、课程资源可开发和可利用的程度、教师专业自主权、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健康等。然而我认为,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主要有以下两个砝码:一、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最直接的砝码——学生我觉得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最直接的是来自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崇拜的学生”。徐特立也曾说:“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呀!”由此可见,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做出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与幸福。周国清在《什么是教师的幸福》一书中说,“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是啊,教师天天与成长中的学生进行富有教育价值的交往和对话,它见证着、影响着、推动着人的生命成长,是学生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