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总体说明:本单元的课文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从知识能力要求方面,学会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依据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要求,精心设置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紧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等知识能力目标安排教学,做到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训练到位。在过程与方法维度上,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减化教学环节,让学生活动充分,思维得到锻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上,关注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园林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说明文,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教学可以点到为止。说明文相对枯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多活动,多自主探究,采取小组学习竞争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度安排一些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2.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3.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德育目标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 1.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2.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教学方法 1.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依据课文行文思路及内容要点,设置耐人寻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师生达成共识。2.研讨式。对于说明方法的选择、运用,由学生互动研讨解决,积累大量的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