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的概念:主要是利用 DNA 重组技术,将生物的某个基因或一个DNA 片段通过基因载体(DNA 载体)运送到另一生物的活性细胞中,然后经过克隆和行使正常功能(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分子技术(从细菌到高等生物)。 重组 DNA 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供体、受体、载体 上游、下游技术: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 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克隆的概念:从一个共同祖先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同一的 DNA 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命群体。 分子克隆的概念:是指分离一个已知DNA 序列,并以活体内方式获得许多复制品的过程。 细菌基因工程流程:(1)外源目标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目标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适合转移、表达载体的构建或目标基因的表达调控结构重组; (3)外源基因的导入; (4)外源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上的整合、表达及检测与转基因生物的筛选; (5)外源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理功能的核实; 内含子:内含子指真核生物基因中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DNA 片段,但可被转录,当两侧序列(外显子)的转录RNA 被剪接在一起时,就将内含子转录的RNA 从整个转录物中除去。 外显子:外显子是指能够翻译成蛋白质的任一间断的基因片段,一个基因可有多个外显子。 限制:细菌为防御外来DNA 入侵而将其降解的现象。(一般由限制酶来降解外源DNA) 修饰:细菌为防止自身DNA 被降解而修饰自身DNA。(一般由甲基化酶进行修饰) 限制性内切酶的概念: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 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 双链结构的核苷酸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规则:按属名、种名、株名、编号来命名,若种名头2 个字母相同,则其中一个可用种名的第一和第三个字母。 II 型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征:识别序列主要为������或更长且呈二重对称的特殊序列。但有少数酶识别更长的序列或简并序列�切割位置因酶而异�有些是隔开的。识别回文对称结构。切割位点大多数在内部,也有在外部的。���切割所产生的末端的类型:匹配的黏末端、非对称突出末端、平末端 同裂酶:识别相同的序列的限制酶。 同尾酶:许多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 产生的末端是相同的,且是对称的,即它们可产生相同的黏性突出末端。这些酶称为同尾酶。 星活性的概念:是限制性内切酶的一般性质,任何一种限制酶在极端非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