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特别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与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汇编特别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一、进展现状特别教育是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市特别教育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启动实施“普特”工程,于 20**年通过了省普及特别教育达标验收,实现了普及特别教育的历史性任务。截至 20**年底,全市共有特别教育学校 20 所(其中,智障学校 3 所、综合特别教育学校 17 所),基本实现了 30 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别教育学校的目标;特别教育学校在校生 1266 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1091 人,随班就读学生953 人;义务教育阶段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 83%;从事特别教育的专任老师 366 人,基本建立起了以特别教育学校为龙头,以随班就读为补充的特别教育体系框架。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特别教育整体水平还不高、进展还不平衡、残疾儿童入学率还不高,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教育普及率偏低;特别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用于残疾儿童少年学习、康复、生活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还不能够满足特别教育所需;师资队伍编制及数量缺乏、专业水平不高,专业康复老师短缺;特别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教育老师待遇偏低,部分待遇得不到落实;区域特别教育进展不平衡。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市特别教育健康快速进展。因此,提升特别教育水平、加快特别教育事业进展迫在眉睫。二、主要目标(一)进展思路。第 1 页 共 1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市特别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特别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均衡协调进展,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改革与进展并重,致力于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完善特别教育体系,改善特别教育办学条件,提升特别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推动公平教育,使广阔残疾人实现幸福人生,共享改革和进展成果。(二)总体目标。到 20**年,全面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别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以及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起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别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加的特别教育工作格局。建立起以特别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两翼、送教上门和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别教育办学格局,做到全覆盖、零拒绝。特别教育普及率全面提升,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每年提升 5%以上,20**年达到 95%,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