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而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应该关注差异。学生是有情感的,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作者冯恩洪校长《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看后很震撼同时也很受启发:在美国小学的一节算术课上,这是最简单的算术,讲个位的加减法。很遗憾我不知道坐在我旁边的 14 岁的黑人男孩在前面的三年是怎么学的数学。他对 3+5 如此简单的题目他都回答不出来,偏巧老师叫起的就是这个黑人男孩,这个男孩紧张的又是吐舌头又是不停地用右手挠他的后脑勺,他的话是结结巴巴的 3 加5 大概,3 加 5 大概,到第三遍他终于说出口了,他的结论让我们所有听课的中国校长大吃一惊。他告诉他的老师 3 加 5 大概等于 7,面对这样的低级错误,我注意到这位美国老师是鼓着掌,快步走到这个黑人男孩的身边,撸了撸他的头,又按了按他的肩膀,然后示意他坐下。下面这句话让我今生今世都忘不了,他说的一句话是 “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没有一个老师不会说,没有一个老师不会写,但是要在这样的情境下,面对 14 岁的受教育者算不出最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法,要说出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该有多么的艰难。这个黑人男孩在这句话的鼓励之下,他受到了一点暗示,他又举手了,这次是他主动举手的,他说,他站起来回答老师,3+5 大概不等于 7,3+5 大概等于 8,然后他很大度的回过头来向在坐的中国的校长问:我的回答对吗?一旁听课一位年轻的校长再也忍不住了,用英语告诉他:“孩子如果你能把大概两个字去掉,你就更了不起了。”这件事情给我的启发是学生是有灵感的,回答错误的学生也有追求自我尊重的需求,精神需求,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读完此内容,还让我联想起我曾在教学一年级时侯的一件事,为了鼓励刚上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告诉孩子们发言的奖励小红花。在讲课时,当提了一个问题后,一个小女孩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我微笑着叫了她的名字,当她站起来一口气的回答完后,其他同学却在切切的笑她,因为她答错了。这时我没有轻率地给予否定,而是挖掘了孩子回答中的合理性,并善意的指出了问题所在,并要把小红花奖给她。这是其他孩子沉不住气了:“老师,她答错了啊。”孩子们觉得答错了怎么还奖小红花?这时小女孩左右为难,不知该领还是不该领。我告诉孩子们:“虽然她答错了,但有两点是值得奖励的: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