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分层作业设计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内容也也应该具备上述特征。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来,学生的作业几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克隆,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认为作业是无可奈何的负担. 如今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今天,再用以往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与课改精神相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陪练让孩子在作业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厌学为乐学。 1、分层次设置作业。 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 A、B、C 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 C 中等可选 B,稍差可选 A。但要注意此种设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例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我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 A、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高是 3 厘米,做这个纸盒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 B、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 52 厘米,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C、 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 24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108 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充分体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设计实践性作业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饲或两周的时间。例如,让学生统计一下城市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 3、设计多样化作业。 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的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可以采用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数学学习呈现出多样化。与此相适应,数学作业形式也不仅仅是解题,也应呈现出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