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VIP免费

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1页
1/2
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_第2页
2/2
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李庙镇闫坪完小 徐春莲劳技课教学既有动手操作的特点,又富有生活、生产中的科学技术知识,还紧密联系其他学科教学内容,这种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其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鼓励质疑,营造创新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小敢于质疑,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农作物的种植与管理》中讲到“科学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起重要作用”时,有位学生疑惑地举手:“老师,施肥对改良土壤有好处,是不是也有坏处呢?”从实践上讲,过多地使用圈肥(农家肥:人畜排泄物)会对土壤造成生物学污染;长期施用有机化肥,则会导致土壤酸化,并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板结。这些都涉及环境保护问题,不是一言能蔽之的。我对他的问题做了肯定以后,鼓励他到图书室查阅资料,并到农户中作调查,看能不能自己找到其中的答案。后来他联系劳技课本上的知识点,对含磷洗涤剂对水源的污染,农药、肥料对大气、水源、土壤的污染,等一系列环保问题作了大量调查,写了一份调查报告,在全校“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观察、小论文”五小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善待学生的问题,创造宽松、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变通性,使学生多层面、全方位地体验成功的欢乐。二、拓宽评价尺度,激励学生创新 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记忆显现性思维,即学生把教师讲的知识记住了多少,又能再现到何种程度,继而产生的评价体系,亦是围绕学生作品的仿真程度和数量来操作的。为迎合这种评价体系,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消失在了刻意模仿中。众所周知,“学样子”只用一时,“学规律”享用终生,“有创新”才是学有所成。比如学烹饪,只有了解最基本的烹调方法,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本领才算是学到家,绝不可单纯地模仿教师的操作,只会“炒芹菜”而不会“炒豆角”。所以我们的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生成果的“像”与“不像”上。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拓宽评价尺度,利用成果展评,正确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的心灵都产生创新的火花。三、延伸课外实践,提倡创新作业 科学地设置作业,既可促使学生进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