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手法《朝花夕拾》文本设计 ——鲜明的对比,深刻的意蕴 教学目标: 聚焦书中的对比手法,了解对比手法的特点以及对比中表达的深刻意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照片,请同学们思考这副对联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在对比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鲁迅? 生:对敌人无情对人民热爱的鲁迅。 生:既有奉献精神又有战斗精神的鲁迅。 生:既冷酷又温情的鲁迅。 师:是的,鲁迅先生不仅擅长用对比来形容自己,还擅长用对比来塑造人物形象、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语用型文本的课,题目就叫:鲜明的对比,深刻的意蕴。 屏显: 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 人物形象的对比 师:请大家看下面两组句子,看完后选择一组说说你在对比中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藤野先生。 屏显: 第一组对比: 同一个人的对比 (1)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2)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第二组对比:不同人的对比 (1)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2)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生:我选择第一组对比,在对比中我认识了一位不拘小节却治学严谨的藤野老师。 生:我选择第二组对比,在对比中我认识了一位有正义感、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 师:在对比中,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生:对藤野先生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师:运用对比抒发情感、表达观点,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表现? 三 书名中有对比 师:《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题目中的“朝”比喻人生年轻的时候,“夕”比喻人生的晚年。人生年轻时候的经历在晚年回忆出来,还在散发淡淡的清香。书名中的哪两个字形成对比? 生:“朝”与“夕” 师:在“朝”与“夕”的对比中,你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