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基础 白平衡和处理参数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在将相机数码传感器所捕捉到的信息存储为图像文件之前,各种设置是如何对这些信息的处理产生影响的。由于这些参数会影响人们对图片的主观“感觉”,所以是很重要的。 1 、白平衡 色温:无论是大自然还是人工物品,不同的光源会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午后随着太阳的下降,阳光从金色变成蓝色。传统的电灯泡发出橙色的光线。这种颜色偏差称为色温,测量单位是绝对温度(开尔文,K)。5000~5500K 的色温被认为是标准的“白天”,并且被认为是摄影上的中性色。较低的色温偏橙色或红色,而较高的色温则偏蓝色。有关常见色温的范围,请参见下图。 现代的光源(如荧光灯和卤素灯)具有绿色或品红色色调(而不是红色或蓝色)。它们发出的光无法严格放入传统的色温模型,但是通常把它们看作传统色温范围中与其最接近的部分。有一点很重要,某些光会闪烁;尽管人眼可能无法察觉,但是在相机传感器的曝光时间内色温可能发生变化。另外要提及的就是钠灯,某些街道照明中使用它;这种光源仅发出橙色的光(不是出现了颜色偏差),因此会使场景显得单调。 这张照片是在黄昏拍摄的,室内和室外的色温明显不同 一、 什么是白平衡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 K,阴天约为7000~9000 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 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 K,烛光的色温约为1000 K。这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则偏红。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同样, 当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时说明该色光的色温偏高,反之偏低。由于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使我们有的时候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比如在钨丝灯下呆久了,并不会觉得钨丝灯下的白纸偏红,如果突然把日光灯改为钨丝灯照 明,就会觉查到白纸的颜色偏红了,但这种感觉也只能够持续一会儿。摄像机的CCD 并不能像人眼那样具有适应性,所以如果摄像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照明的色温 不一致就会发生偏色。那么什么是白平衡呢?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人眼的视觉习 惯。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意色温条件下,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为白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