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移动通信机房 接地设计及设备接地暂行技术规定 (试行 V 1.0) 2 0 0 5 年 4 月 2 关于制定《浙江移动通信机房接地设计及 设备接地技术暂行规定》的说明 一、 问题的提出 2004 年我公司某 ALCATEL 设备机房,四楼 BSC 收三楼部分传输设备的2M 信号误码告警,经查,两端设备与 2M 传输电缆均完好,传输设备接成工作地与保护地合一的方式;BSC 设备本身为工作地与保护地隔离,但 BSC 机房的JZ00 电源分配架为工作地与保护地合一设备,JZ00 与 BSC 之间由安装设备铝导轨和架间防震连接螺栓将 JZ00 机壳的保护地,也即工作地传递给 BSC 保护地,而原机房直流配电接地模式是按工作地与保护地只在接地总汇集线一点相连。传输设备与 BSC 的电源直流回流导体(+48V)分别从电力室直流配电屏单独引入,由于两设备的直流回流导体的截面积、长度、电流有差异,两直流回流导体上的电位差是不同的,造成传输设备与 BSC 的直流工作地的电位不一致。连接传输设备与 BSC 的2M 同轴电缆的外导体分别和两端设备的外壳相连,而在本案例中,演变成 2M 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与存在电位差的两设备工作地相连,而该电位差又通过两端设备中的2M 电缆接口变压器的低阻绕组加在 2M 电缆的芯线上,并在芯线上产生直流电流,该电流引起 BSC 接口变压器磁饱和,造成误码,影响正常通信。 二、 国际、国内有关机房接地的规范和建议 1990 年原邮电部批准试行YDJ 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后该规定以 YDJ 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规范》发布施行。该规范是我国通信机房接地设计的依据。规范规定: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方式,应按单点接地的原理设计,即:通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包括屏蔽接地和建筑防雷接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数字通信设备的机架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总汇集线或机房内的分接地汇集线上引入,并应防止通过布线引入机架的随机接地。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在 1991 年制订、并于1996 年修订后推出了建议 K.27《电信大楼内的连接结构和接地》。该建议从模拟到综合数字通信系统的转变,加强了对机房连接和接地技术以及对电磁兼容性(EMC)的 3 关注。在该建议中,对机房的直流配电接地模式定义了隔离直流回路(DC-I)和共直流回路(DC-C)两种模式。为适应上述二两种模式有对应的DC-I 设备和DC-C 设备。在使用时,其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