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 疲劳、 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 能源物质大量 ,代谢产物大量 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 现象,是一种“ ”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 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 可以 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 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 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 与 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 直至 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 等,都是 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 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 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 疲劳、 疲劳和 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 ,整体疲劳更为 。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 到 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 系统到 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 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 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 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 ,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 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 及调节肌浆 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 作用。 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 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 和 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 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 Ca2+减少和再摄取 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 ,出现 。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 、 疼痛等征候; 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 、 等征候。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 2.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 3.健身运动对身体功能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