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iuyi.cn/1 小三阳的诊治指南前言为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 诊断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 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近 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展,为此我们对该指南进行更新。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 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本指南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分级:证据等级定 义I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II-1 有对照但非随机临床试验II-2 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II-3 多时间点病例系列分析,结果明显的非对照试验III 受尊重权威的观点及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1. 病原学HBV(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 属嗜肝 DNA病毒科 (hepadnaviridae),基因组长约3.2 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HBV(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 的抵抗力较强,但65℃ 10 h、煮沸 10min 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 。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乙酸和碘伏对 HBV(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 也有较好的灭活效果。HBV(翻译:乙型肝炎病毒 ) 侵入肝细胞后,部分双链环状HBV DNA在细胞核内以负链 DNA为模板延长正链以修补正链中的裂隙区,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 然后以 cccDNA为模板,转录成几种不同长度的mRNA,分别作为前基因组 RNA和编码 HBV的各种抗原。 cccDNA半衰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2,3] 。HBV已发现有 A~I 9个基因型 [4,5] ,在我国以 C型和 B型为主。 HBV基因型与疾病进展和干扰素 (IFN) α 治疗效果有关。与C 基因型感染者相比, B 基因型http://www.qiuyi.cn/2 感染者较早出现 HBeAg血清学转换, 较少进展为慢性肝炎、 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6-9] 。 HBeAg阳性患者对 IFNα 治疗的应答率, B 基因型高于 C基因型, A基因型高于 D基因型 [10-12] 。2. 流行病学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 20亿人曾感染过 HBV,其中 3.5 亿人为慢性 HBV感染者,每年约有 100万人死于 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13,14]。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