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 第一章 绪论 1 .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 .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 .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 第二章 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 .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 降水资源 风力资源 2 . 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山地与丘陵:1.海拔高度 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 3.地面坡度 平原:1.扇形地平原 2.冲积平原 3.湖积平原 4.滨海平原 3 .地下水的类型: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 4 .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 5 .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 A 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 B 层:位于 A 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 C 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 第三章 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1 .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 .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 .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知识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 .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 .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