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区位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材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主要探讨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区位是一个贯穿整个地理必修二的概念,它将各章节整合起来,研究人口、城市、交通、环境等因子都隐含着对劳动力、市场、交通、环境等因子的研究。而工业的特点使得它在区位的选择上比农业更加复杂与灵活,所以,它不仅是对“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节的沿袭,更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也是为后面知识的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969 年,根据政府决策,某汽车公司工厂选址在湖北武当山北麓的十堰市。2006 年,公司总部迁到武汉。为什么该汽车公司要将总部从十堰迁到武汉? 教师课件播放“牛肉屠宰厂”的视频,引导学生归纳工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及其过程。 讲授新课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生产活动的定义: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这就是工业生产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3 图 3.17,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的投入因素(图中箭头指向“工厂”的要素)和产出要素(箭头由“工厂”向外的要素)。 2.工业生产过程(板书) 引导学生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同时提出工业区位选择应达到的经济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P64 图 3.18,归纳总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工业区位概念: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4.工业区位因素 2 / 6 (1 )自然因素(板书) ①土地: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建厂成本低。 ②水源:靠近水源(河、湖),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取水方便;水运便利。 等等 (2 )人文因素(板书) ①市场(经济):人口数量多,经济收入高,消费市场广阔(市场潜力大)。 ②政策法规:税收优惠、提供补贴、廉价土地、改善基础设施,国家政策支持。 ③劳动力:充足、廉价且素质高。 ④交通:靠近公路、铁路、港口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联运,交通便利。 ⑤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