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关村新三板市场(2009-12-18 09:31:37) 分类:转摘 中国证券市场伴随着2006 年“股权分置改革” 的基本完成,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到一个近乎狂热的资本市场时代。这种狂热不仅体现在二级市场从1400 点到6100 点的狂飚,而且体现在一级市场2007 年不停地发行和巨额融资中。在这种一片大好的形势带动下,越来越多质地优良的企业开始实施走进资本市场的工作。截止2008 年9 月中旬,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在审项目共有350 多家,其中IPO 在审250 多家,已过会尚未发行30 家;再融资70 多家,其中债券20 多家。中国证监会的审核步伐以及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发行节奏本应在如此众多拟上市公司的翘首期盼中加快,加快,再加快。可是,随着中国股市没有任何调整地急速坠落,随着全球金融海啸的不期而至,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和新股发行却在悄然间进入了真空期。根据统计,中国证监会发审委自今年9 月16 日召开一次发审会后,至今没有公司“上会” 审核。自 2008 年9 月25日后,至今没有一家过会公司上市,2008 年10 月新股上市为零。 按照目前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形式、中国证监会的发行审核速度以及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待审核存量公司来看,尚未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上市发行申请材料的公司似乎在几年内都不具备冲击上市发行的可能性。原本被包括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在内的众多创业型企业寄予厚望的创业板也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恶化而变得遥遥无期起来,那么有志于成为公众上市公司的企业除了等待、排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加快发行股票并上市步伐的办法呢?本文试图向中关村园区内的企业介绍、分析、探讨一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成为公众上市公司的途径― ― 通过中关村新三板市场进入主板市场。 一、中关村新三板市场概述 1、什么是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的法定名称是:证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它是证券公司以其自有或租用的业务设施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份转让服务的业务系统,是一个以证券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的契约为基础,依托证券交易所和登记结算公司的技术系统,以证券公司代理买卖挂牌公司股份为核心业务的股份转让平台。该系统最初是为了妥善解决原 STAQ、NET 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的转让问题,于2001 年6 月12 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并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后,正式启动的。2001 年7 月16 日第一家股份转让公司在该系统挂牌,标志着三板市场正式设立。此后,为了解决从沪深股市退市的公司的股份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