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东省潍坊市2017-2018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高一语文2017. 11注意事项 :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 ,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 , 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 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更需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积极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 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 直接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利推进。不可否认,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还有所不足。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积极良好态势, 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 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 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 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可回避的问题。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环保事业。但调查中发现 , 人门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 仍然表现出生态行为能力较弱的状况, 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 虽认知面广但参与程度较低 , 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 主动参与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 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需要注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积极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 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鼓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这就需要政府积极畅通群众的参与渠道, 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與论监督等制度, 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 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依托, 提高人们参与的水平。同时 , 还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