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电子教案之车削工艺分析过程及工艺卡片和刀具卡片 车削工艺分析 学习任务一:工艺分析 【步骤一】:数控加工内容的选择 该零件所有内容选择在同一台数控车床上完成。零件有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和螺纹等,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全部加工。 【步骤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等构成。件1 和件2 之间1:5 锥面配合要求配作,孔与轴为间隙配合,要求两处径向同时配合,轴向配合均允许留有较大间隙,属于“径向过定位”问题。经分析,本例将采取用修配法首先保证 1:5 锥面的配合,而孔与轴通过加工过程中的测量来控制其尺寸精度,从而保证其配合精度。件1和件3 是通过螺纹配合。主要表面粗糙度要求均是 Ra1.6。件1 和两圆柱面有同轴度公差要求,件2 锥孔和之间也有同轴度公差要求,两端面之间有平行度公差要求。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零件材料为45 号钢,无其他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该零件各台阶直径相差不大,力学性能要求不高,并为小批量生产,因此毛坯选用普通型材?50mm×155mm。 学习任务二:工艺路线的设计 【步骤一】:加工方法及加工方案的选择 本配合零件主要采用车端面、车外圆和车内孔的加工方法,外圆采用采用数 控 加 工 电 子 教 案 之 车 削 工 艺 分 析 过 程 及 工 艺 卡 片 和 刀 具 卡 片 ( 可 编 辑 ) --第 1页数 控 加 工 电 子 教 案 之 车 削 工 艺 分 析 过 程 及 工 艺 卡 片 和 刀 具 卡 片 ( 可 编 辑 ) --第 1页粗车→精车的加工方案。内孔加工采用钻→粗镗→精镗的加工方案。1:5 锥面配合采用修配法保证尺寸精度,其他尺寸经粗、精车后能达到加工要求。零件内、外圆尺寸精度达到IT9 级,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1.6, 粗车后余量较均匀,不需安排半精加工。 【步骤二】:加工阶段的划分 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二个加工阶段。因为粗车时因加工余量大、切削力和夹紧力大等因素造成较大的加工误差,如果粗、精加工混在一起,就无法避免由上述原因引起的加工误差。划分成粗、精加工二个加工阶段,粗加工造成的加工误差可通过精加工得到纠正,从而保证加工质量。 【步骤三】:工序的划分 采用按安装次数来划分工序,共分六个工序。第一次装夹:夹φ50 毛坯,加工零件2 外轮廓并切断零点在右端面中心;第二次装夹:夹零件φ50 毛坯,加工零件3 外轮廓并切断零点在左端面中心;第三次装夹:夹φ50 毛坯,加工零件1 左端外轮廓并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