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16 屯留一中—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注意事项: .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分)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微博在中国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美国《纽约时报》称: “微博改变了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一种能观察中国在发生什么的实时民意调查系统。”分析人士还表示,微博并非一种激进主义,而是一种自由表达。加拿大某报则形容, “中国微博正从单纯的社交工具,变身成为舆论监督利器”,参与并且影响着整个世界。微博用户呈现井喷式增长,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 “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年~年左右,市场将在年进入成熟期。”一条微博只有短短几行,渗透性却极强。上海谢耕耘教授有个好比喻:“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万人,收音机用了年,电视机用了年,互联网用了年,而微博只用了个月。”真可谓: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在中国悄然兴起,迅速壮大,衍生“全民记者围观中国”之现象,在推动公民社会成熟的同时,也锻造了一把藏着锐和钝的双刃剑。在发生巨变的国际传媒环境中,微博这种人性化的媒体使平民和政府平等对话,在名人和粉丝之间架起桥梁,绕过各种出版媒介,而让碎片式的信息迅捷传播——哪怕再弱小的声音,都可能被扩大到无穷倍,进而震撼世界。微博有其微妙之处。官方微博、官员微博、名人微博、草根微博等在微博舞台轮番上位,- 2 - / 16 互相沟通、、博弈、联合,在只言片语里,在迅捷的转载评论里,有的力量被消减,有的则被扩大。一条微博可以是茶余饭后的娱乐谈资,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庞大系统的命运。微博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演。当上亿的中国人都在这里抢着发言,一秒钟,就足以掀起新的狂澜,引发新的恐惧和狂欢。谁都可能成为主角,你准备好了吗?另一方面,微博对个人隐私的人肉搜索,对谣言不负责任的转播,以及信息碎片带来的快餐式阅读,又让人不无隐忧。比如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在技术上,微博给书写者的空间十分有限,被限制在字以内。在个字符内传递一定的信息是可以的,但要表达像样的思想则是比较困难的。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