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说课稿 内容: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说课人: 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课程标准】了解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文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联系中国目前改革开放的现实,认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述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突破】 重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 难点: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前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1918——1920 年,国内战争时期 (2)1921——1925 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1926——1941 年,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两大方面,步骤是先工业化,后农业集体化)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 年下半年—1921 年春) 新经济政策 (1921 年春——20 世纪20 年代末) 背景 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的疯狂进攻。形势十分险恶。 经济、政治危机严峻(直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水平—根本)。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采取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品 禁止商品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平均主义配给制 废除平均主义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谢的工资制 评价 是军事性的非常措施。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后来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 使工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