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VIP免费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_第1页
1/9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_第2页
2/9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_第3页
3/9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 编写: 审定: 勘察院 二 O 年 月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二、执行标准 三、监测设备及人员 四、监测技术方案 五、监测预警值 六、监测资料及报告提交 一、工程概述 受委托我院对基坑及建筑物进行沉降、位移监测 1.1工程概况:基坑周边长约230m,基坑大部分区段深4.0~4.5米,局部深约7.30米;建筑物层高12层。 1.2 监测目的:通过对基坑支护、人工边坡的监测,及时掌握基坑开挖及基坑施工期间的支护结构、人工边坡的动态走势,分析基坑支护结构与周围环境的稳定性,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 通过对建筑物沉降监测,使建筑物在施工期间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以便引导正确的施工。 1.3监测内容: 1.3.1基坑沉降、位移监测。 1.3.2建筑物沉降监测。 1.4 监测期限:基坑从开挖前至地下室施工到±0.00结束。建筑物从±0.00到建筑物封顶至竣工验收后一年。 二、执行标准 2.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2.4《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2.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2.6《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2.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2.8业主及勘察院提供的图纸及监测要求。 三、监测设备及人员 3.1水平位移使用SOKKIA1130 型 1〃仪器。 3.2沉降监测使用徕卡DSZ2水准仪加FS1测微器和因瓦水准尺。 3.3观测人员:本基坑按勘察院的设计属于Ⅲ级基坑,固定专职的监测人员及仪器设备,保证成果的可靠性。 四、监测技术方案 4.1沉降基准点的布置:布设三个水准点 BM1、BM2、BM3,水准点的布设根据现场应远离基坑50m的外的地方,便于长期保存且稳定位置。水准基点标石应按图 A.0.1的型式埋设: 4.2基坑沉降、位移点的布置和埋设:根据勘察院设计的基坑支护监测系统图。基坑沉降监测点位设计7个,基坑位移监测点位共设计7个。具体在基坑边缘 50cm左右的地方采用18mm,长约1.2m的钢筋打入地下,地面露出20cm左右并用水泥加固,使钢筋头露出水泥面1cm~1.5cm写好观测点点号。沉降观测点按CJ1~CJ7为编号。位移观测点按SP1~SP7为编号。基坑沉降、位移点按图A.0.2的型式埋设: A.0.2 4.3基坑位移观测方法:仪器使用经检验合格的SOKKIA1130型1秒全站仪。位移点采用极坐标法进行监测,确保位移观测数据之可靠。具体观测指标如下: 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坑及建筑物监测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