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文言译读54包拯为官清廉VIP免费

文言译读54包拯为官清廉_第1页
1/8
文言译读54包拯为官清廉_第2页
2/8
文言译读54包拯为官清廉_第3页
3/8
1 包拯清廉为官 《宋史》 阅读引导 本文节选自《宋史·包拯传》。《宋史》是元代脱脱、阿鲁图先后领衔,欧阳玄、张起岩等人总裁编纂的。共4 9 6 卷,历时两年修成。 包拯(公元999年至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是宋代仁宗在位时进士出生的名臣。包拯是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清官”之一。在专制的古代,“清官”很难终身受宠于官场,包拯却例外地官运亨通,最初曾任州、县官,后来累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开封知府、御史中丞,最后做到枢密副使。包拯生逢宋代封建统治没落、国内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周边少数民族所建的辽国、金国日益鼎盛,进而累犯中原、战事频繁而内外交困的乱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生不逢时,但包拯却是逢时而生,把握时机,在乱世中成为俊杰。包拯以其出色的政绩博得当时及后世万民仰慕、爱戴。包拯在任期间,力主对外严修武备、精选将士、广蓄军粮,以御外侮;对内限制臣戚特权、任用贤能、肃治官场、休养生息。 对译注释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 除 大理评事, 出知建昌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刚考中进士时,朝廷授予他大理评事的官职,派他做建昌 县。 以 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 税,父母又不欲 行, 拯即解 知县。他因为父母年老,没有就职。又派他任和州监税,父母又不愿随他去,于是他便辞了 官 归 养。 后 数年, 亲 继亡, 拯 庐墓 终丧, 犹 官,回家侍奉父母。过了几年,双亲相继去世,他就在父母墓旁搭茅棚守丧。守丧期满仍然 徘徊不忍 去,里中 父老数来劝. 勉.。 久之., 赴调, 知天长县。 徘徊不忍离去,乡里的父老多次劝告勉励,过了一段时间,他才根据调动赴任,到天长县做 有 盗 割 人 牛 舌者, 主来诉。 拯曰:“第「第: 知县。县内有个盗贼偷偷割了人家一头牛的舌头,牛的主人告到县衙。包拯说:“你暂且。」 杀而鬻之。” 寻 复有 来告 私 杀牛者,拯 曰: “何 暂且回去,把牛杀了卖掉吧。”不久就有人来告发,说有人私自宰杀耕牛,包公说:“你为 为割 牛 舌而又 告之?” 盗 惊 服。 何割了人家牛的舌头又来告发人家私自宰杀耕牛呢?”偷割牛舌的盗贼吃了一惊,只得认罪。 徙知端州, 迁 殿中丞。端土产砚, 前 守 缘「缘:凭 包公升任端州知州,又升为殿中丞。端州产砚台,以前的知州总要借着 借。」向皇 贡, 率.取数十倍 以 遗 权贵。 拯 命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文言译读54包拯为官清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