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VIP免费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_第1页
1/9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_第2页
2/9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_第3页
3/9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 发布时间: 2006 年 5 月 23 日 ------1870 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 1900 年代留学生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西方化的引入导致了清朝的灭亡,无论其引导者是支持还是反对皇权。对于清政权,留学生是革命派还是支持派,取决于他们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看法,即清政权是否能够强大或是无可救药。19 世纪的最后 20 年,传统的士绅和接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仍然希望改革清政府,但到 20 世纪初,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坚信推翻清朝统治是拯救中国的唯一手段。他们在留学期间,支持或是反对其留学国家只是他们个人经历的部分结果,而中国与东道主国家的全面关系则更具重要性。在现代中国历史上,日本对中国的长期侵略和中美相对友好的关系是留美幼童支持美国而留日学生反对日本的更具决定性的原因。留学生没有盲目热爱或仇恨所留学国家,他们是客观公正的观察者和评论者。 在 1998 年耶鲁大学召开的“19 世纪中国留美先驱者会议”上,在我关于《容闳的一生》的演讲结束时,我被问到以下问题:“为什么留日的中国学生参加了 1911 年革命,而清朝留美幼童却支持清政府?”这个观点在现代中国史学界确实曾被广泛接受,与此相同的的还有另一个流行的观点是:留美的中国学生成为“亲美”派,而留日学生却成为“反日”派。 本文试图指出,以上两个观点都是过于简单化的陈述并且也缺乏证据:因为无论是支持或是为推翻清朝而奋斗的留学生,都必须面对整体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情景,还有这些学生如何去理解它。 一、来自中国的推动力量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英法战败和外国军队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由120 个年幼男孩组成的中国教育代表团被送往美国①。因为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两个汉族官员逐渐了解西方舰炮或者说是西方军事技术的优势性,他们坚信中国的最高权力和中国文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建成一支强大的西式军队特别是海军,那么,中国赶上西方国家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经过近20 年的努力,容闳把120 人送往美国学习,而这只是他整个庞大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掌握西方技术:机械、枪炮、造船、铁路、和电报来增强中国的自身实力。 容闳出生于 1828 年 11 月 17 日,是属于澳门的南屏(Nanping)镇的居民。1847 年他在塞缪尔·罗·布朗(Samuel R.Brow n)的带领下来到美国。布朗是一个传播西方教育的外国传教士和容闳在香港罗伯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