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设计文案课程一般信息课程名称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类型必修课使用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 》主编:张波、桂莉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2013 年 11 月第 3 版。教学对象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授课形式课堂讲授授课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讲师课程简介急危重症护理学是当代护理学的一门重要年轻的新兴学科,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以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学时总共拟 36 个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6 个学时,实践学时12 个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基本知识和主要特点2. 掌握常见急、危、重症识别和救护原则3. 掌握现场救护和途中救护技术4. 掌握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护技术和操作技能;5. 熟悉危重病监护技术。【能力目标】1.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尤其是第一单元急危重症护理学总论,有助于学生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建立整体护理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2.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尤其是第二单元急诊护理,培养学生对基础护理知识以及各专科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使学生系统掌握急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常用急救护理技术及各种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熟悉急救护理的工作范围与特点,为今后从事和发展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3.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尤其是第三单元危重症护理,使学生熟悉危重患者的系统功能监测以及营养支持。4.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尤其是第四单元常用救护技术,强化学生急诊、急救意识,掌握急诊知识和急救技能,熟悉机械通气和急危重症血液净化治疗的作用。【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加深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培养热爱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不断进取、刻苦学习的精神,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为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造福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专业队伍。学情分析【知识基础】授课对象是已经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大三学生,但课程所涉及内容多且普遍,而且需要联络其他学科所学知识,学生的各学科知识成碎片状,彼此无法链接。另外学生对于与日常急救有关的救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