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四节气介绍 2016 年11 月30 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 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如今终于得到世界的认可。 二十四节气是指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 24 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于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为方便记忆,人们编成了 《 二十四节气歌 》 :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 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每 年2 月3 日或 4 日,是立春时 节。“立”是“开 始 ”的意思 ,《 吕 氏 春秋》 “十二月纪 ”中,就 有 了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 8 个节气名称 。自 秦 代以 来 ,中国一直 以 立春作为孟 春时 节的开 始 。 中国传统将 立春的15 天 分为三 候 : “一候 东 风 解 冻 ,二候 蜇 虫 始 振 ,三 候 鱼 陟 负 冰 ”,说 的是东 风送 暖 ,大地开 始 解 冻 ; 立春5 日后 ,蛰居 的虫 类慢 慢 在洞 中苏 醒 ; 再 过5 日,河 里 的冰 开 始 溶 化,鱼 开 始到水面 上游 动 ,此 时 水面 上还 有 碎 冰 片 ,从 上面 往 下 看 ,就 像 被 鱼 背 着 走 一样 。 立春之 日迎 春已 有 3000 多 年历史 ,中国自 官 方到民间都极 为重视 。立春时 ,天 子 亲 率 三 公 九 卿 、诸侯 大夫 去 东 郊 迎 春,祈 求 丰 收 。回 来 之 后 ,要赏 赐 群 臣 ,布 德 令 以 施 惠 兆 民。这 种活动 影 响 到庶 民,后 来逐 渐 演 变 成世世代代的全 民迎 春活动 。 雨水 公 历的2 月18 日至20 日,是雨水时 节。此 时 气温 回 升 、冰 雪融 化、降水增 多 。作为对 这 一时 节降水现 象 的反 映 ,“雨水”之 名从 此 而 来 。 “拉 保保”是一项 与 雨水有 关 的民俗 活动 ,“保保”是“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