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言有效性观察研究关于“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有效性观察量表”的制作与说明2009-11-28 13:36:57| 分类: 我的教学 | 标签: | 字号大中小订阅缘起:2009 年春,刚刚开始课堂观察教研活动时,我们三个人都有些不明就里。学校的培训过后,我们翻阅了一些资料,阅读了相关的几篇论文,初步决定选取教师教学维度。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我们相继制定并使用了“教师教学风格观察量表”、“课堂提问观察量表”、“问题难度量表”。之所以使用了三个量表,是由于每个量表在使用过程中都出现了不便于操作、数据难以收集、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不明显的问题。三个量表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却引发了我们对课堂观察实质的思考,积累一些制作和使用量表的经验。在征求被观察教师的意见后,经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维度课堂观察的目的在于给被观察教师提供最有意义的教学上的建议,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英语学科特点,我们为英语教师量身定做了“教师课堂语言用用有效性观察量表”。观察点选点说明:教师课堂语言运用观察点属于教师教学维度中语言组织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可见,有效课堂的保证之一就是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性。作为外语教师,我小组成员关注教师课堂用语的有效性的四个原因:一、课堂指示语的重要性:外语课堂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课堂用语简单、清晰,明确,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人为造成任何语言和思维障碍。二、教师提问的切入点和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可以有效顺利地被学生接受,最终达到落实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三、多角度、形式多样的评价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情感交流,从情感和态度角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四、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之间的过渡语以及总结语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课堂流程的顺利进行,严谨精辟的总结语会帮助学生勾画出知识框架、提升教学内容思想高度,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在设计观察量表时,我们根据我校教师语音面貌良好的现实,忽略了对语音面貌的观察,更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有效性。课堂语言形式主要关注指示语、提问、过渡语、评价语、总结语,对于寒暄语忽略不计。这样的取舍主要考虑课堂观察反馈后对授课教师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自己设计了“教师课堂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