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VIP免费

2025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_第1页
1/10
2025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_第2页
2/10
2025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_第3页
3/10
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榆林市精神卫生研究所 寇耀时 刘靖宇我国现在有各类精神疾病患者 1600 万人,年发病率约 30‰[1]。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提纲指出,部分都市前十名重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显示,精神病位列第九。所造成的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的首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们身心健康的疾病,同时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1]。精神疾病所造成的患者的非理智行为,不仅威胁着患者本身的健康,并且严重威胁着患者周边人群和公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采用约束的办法来保护患者,防备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性约束还能够有效地防止和制止精神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毁物等激烈的危险行为,是精神科的一种非常必要的护理行为[2]。1 保护性约束的概念 保护性约束是指在精神科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针对患者病情的特殊状况,对其紧急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的最大程度限制其行为活动的医疗保护方法,它是精神科治疗护理这类特殊患者的办法之一,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它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3]。 精神科专家贾宜诚[4]强调不允许使用“紧身衣”锁链一类野蛮工具进行长久约束。约束保护术是一项规范的精神科特殊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朴的捆绑技术,包含着一定的医疗风险[3]。2 约束保护的作用和应用原则 约束保护始终是辅助治疗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急性精神科病房中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会造成工作人员和病员的应激和伤害,而约束保护作为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可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加强本身行为控制[5]。分析表明,约束保护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可避免患者伤害别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它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6,10]。 谢斌等[7]建议约束保护的应用原则:(1)患者当时有伤害本身或者危害别人的危害性;(2)为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地治疗;(3)其它较少限制的方法在当时无法提供或使用后无效。3 临床约束对象 调查分析发现:由精神症状造成的行为障碍者,如运动性兴奋、损物、自伤、自杀[8]、口头威胁、徒手攻击和持物攻击伤人的患者[9]。抗癫痫类等药品的不良作用造成患者意识上的混乱,平衡能力受到影响者[6]。 在老年精神科多用于痴呆、运动灵活性欠佳或有行为问题的患者,因素是患者步态不稳以及有摔伤的危险[9]。另外,针对故意识障碍、躁动、谵妄等症状的老年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精神病患者保护性约束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