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摩擦力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授课时间:1 课时【仪器材料】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或钩码)、木板、毛巾、棉布、装米的杯子、筷子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知道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的存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2) 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3)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4) 知道摩擦力的利和弊,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能举例说出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及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体会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2) 通过交流讨论, 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3)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养成探究日常生活相关现象中的物理规律的习惯,具有把物理知识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摩擦现象,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滑动摩擦力通过播放录像导入新课:① 从滑梯上滑下的儿童,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来;② 滑雪运动员停止动作后滑行一段停下来;③ 推出的沙壶球,在轨道上慢慢停下来。教师:它们的运动最终都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学生认真观看录像,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猜测到这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一个起阻碍作用的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接触面间就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教师:你们是否感受到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学生可能回答的情况:① 推动桌子需要很大的力气,感觉到有阻碍,因为桌子和地面间有滑动摩擦力;② 用手搓桌面, 感觉到用了力气,手和桌面间有滑动摩擦力;③ 磨刀时,手需要使劲,是因为滑动摩擦力的存在;也可能有人会说,没有注意过,没有感受过滑动摩擦力的存在。对于学生给出的正确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不正确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滑动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