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4《出师表》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 2、通过诵读品味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正音。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崩殂 侍卫 陟罚臧否 郭攸之 以遗陛下 咨诹裨补阙漏 性行淑均 行阵和睦 倾颓 苟全 遗诏猥自枉屈 夙夜忧叹 庶竭驽钝 斟酌 以彰其咎 2..理清文意, 对比注释译文。课堂探究3、请在课文中摘引原句,说说诸葛亮对国家大事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4、解释下列加点次在文中的含义(1)此诚危险存亡之秋也 秋: (2)躬耕于南阳 躬: (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4)至于斟酌损益 益: 当堂检测5、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也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D、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大家下载下来可以自行编辑修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7、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时代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 227 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死了四年(223 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已经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原来不厚,再加上连年战争,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后方(即“五月渡泸,深化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机会,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帷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心情,出兵北伐,企图巩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中国,复兴汉室。 2、刘备托孤:《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章武(刘备即帝位后的年号)三年(即公元223 年)春。先主于永安宫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即阿斗)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 诏勒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3、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