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慈善组织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政府投资财政监管评审工作的作用越发明显,它是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投资控制要点的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针对财政监管评审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审计工作的不同点,提出财政监管评审工作的重点。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它与一般投资项目比较具有非盈利性、效益多样性、成本与效益的不匹配性等特点[1]。而政府投资财政监管评审,是以工程施工过程投资控制为主,并充分有效结合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投资控制要点的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其对节省国家建设资金的积极作用[2]。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部分单位不重视立项审批工作、部分单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三超”(超估算、超概算、超预算)现象非常突出、管理体制不顺,权限不明,部分项目无法进行监管[3]。因此,在政府投资财政项目监管评审时,要把握好并采取与之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国有建设资金流失,取得较好的投资管理效果。 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的现状分析[4] 政府投资项目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影响范围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管评审研究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项目支出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政府部门项目支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评价制度纳入财政管理制度范畴。我国此项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政府一直持续进行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管理观念、政府职能、组织结构等方面不断借鉴和引进国际流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和工具,但由于基础薄弱,且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