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1 .1 红外线 公元1666 年,艾萨克·牛顿发现光谱并测量出 400nm~700nm 是可见光的波长。1800 年4 月 24 日,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威廉·赫歇尔发表太阳光在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还有一种不可见的延伸光谱,具有热效应。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简单,用一支温度计测量经过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线温度,由紫到红,发现温度逐渐增加。当温度计放到红光以外的部份,温度仍持续上升,从而断定有红外线的存在。 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俗称红外光,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波长在 770 纳米至 1 毫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 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建议将红外线区分为三个类别[1]:即红外线—A(700nm—1400nm)、红外线—B(1400—3000)和红外线—C(3µ m—1mm)。我们平常所说的近、中、远红外是指 ISO20473[2]关于红外线的分类,它将红外线分为近红外(NIR,波长 0.78—3µ m)、中红外(MIR,波长 3—50µ m)和远红外(FIR,波长 50—1000µ m)。 § 1 .2 通信基本原理 § 1 .2 .1 通信的基本概念 我们现在所说的通信是指狭义的通信,即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 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 1 .2 .2 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通信系统的组成 发射系统接收系统信道(传输媒介)噪声 图 1.1 通信系统基本模型 图 1.1 显示的是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其中,发射系统是将信号变换为信道信号并发射,包括调制、放大、滤波等。接收系统是将信息从接收到信号中还原出来,主要包括解调、滤波等。传输媒介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媒介。噪声包括内部干扰噪声(由发射和接受设备本身所产生的噪声)和外部干扰噪声(信道产生的噪声)。 2、通信系统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通信系统可分为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通信等,在此,我们只讨论按照信道传输信号类型的分类,即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通信(Any log Commu nication)是指用模拟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信息,或用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