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二、主要指标健康中国行动主要指标领域序号指标基期水平2022年目标值2030年目标值指标性质(一)结果性指标1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4.18≥22≥30预期性说明: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水平是指具备健康素养的人在监测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计算方法: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2个人定期记录身心健康状况倡导性3个人了解掌握基本中医药健康知识倡导性4居民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倡导性说明: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急救包扎和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对气管被异物堵塞的患者,通过向其上腹部施压,促进异物排出)等。5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主动提供健康指导。倡导性政府工作指标6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实现约束性第2页共18页健康知识普及行布和传播机制说明:建立并完善国家和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组织专家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建立并完善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出版、遴选、推介一批健康科普读物和科普材料;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的机制。7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实现约束性8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比例(%)—90100预期性结果性指标9成人肥胖增长率(%)2002—2012年平均每年增长约5.3%持续减缓预期性说明:体重指数(BMI)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按照中国成人体重判定标准,体重指数≥28kg/㎡即为肥胖。成人肥胖增长率是指18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的年均增长速度。2012年与2002年相比,我国成人肥胖率上升了67.6%。10居民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比2019年提高10%比2022年提高10%预期性计算方法:具备基本营养健康知识的人数/监测人群总人数×100%。11孕妇贫血率(%)2013年<14<10预期性第3页共18页(二)合理膳食行动为17.2说明:孕妇血红蛋白<110g/L诊断为贫血,此指标是衡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监测孕妇贫血人数/监测孕妇总人数×100%。12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2013年为8.1<7<5预期性说明:儿童生长迟缓是指儿童年龄别身高低于标准身高中位数两个标准差。计算方法: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身高<(中位数﹣2个标准差)人数/某地区当年5岁以下儿童身高(长)体重检查人数×100%。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13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g)2012年为10.5≤5倡导性说明: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14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g)2012年为42.125~30倡导性说明:监测人群的每日食用油总消耗量与监测人群总人数之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15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g)30≤25倡导性说明:添加糖指人工加入到食品中的、具有甜味特征的糖类,以及单独食用的糖,常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等。计算方法:监测人群的每日添加糖总消耗量/监测人群总人数。16蔬菜和水果每日摄入量(g)2012年为296≥500倡导性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17每日摄入食物种类(种)—≥12倡导性说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18成年人维持健康体重2012年BMI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18.5≤BMI<24倡导性说明:体重指数(BMI),2012年成人健康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的比例为52%。政府工作指标19每万人营养指导员(名)—1预期性说明:营养指导员是指可以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指导的人员。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可以有效减少相关慢性病的发生,还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第4页共18页结果性指标2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2014年为89.6≥90.86≥92.17预期性说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等11个部门在2003年发布。2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2014年为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