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 1 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运动简图§1-1 运动副及其分类1.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2.运动副-两个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仍能产生某些相对运动的联接。运动副的分类:1)按引入的约束数分有:I 级副、 II 级副、 III 级副、 IV 级副、 V 级副。2)按相对运动范围分有:平面运动副-平面运动空间运动副-空间运动3)按运动副元素分有:① 高副-点、线接触,应力高。例如:滚动副、凸轮副、齿轮副等。②低副-面接触,应力低。例如:转动副(回转副)、移动副3.运动链-两个以上的构件通过运动副的联接而构成的系统。闭式链、开式链4.机构 -具有确定运动的运动链称为机构机构=机架+原动件+从动件§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简图-用以说明机构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作用: 1.表示机构的结构和运动情况。2.作为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的依据。机构运动简图应满足的条件: 1.构件数目与实际相同2.运动副的性质、数目与实际相符3.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构件尺寸与实际机构成比例。§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定义:保证机构具有确定运动时所必须给定的独立运动参数称为机构的自由度。原动件-能独立运动的构件。自由度=原动件数一、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F=3n(活动构件数)-2P L(低副数)- Ph (高副数)二、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1.复合铰链-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计算:m 个构件 ,m-1 转动副。2.局部自由度-构件局部运动所产生的自由度。计算:应去掉局部自由度Fp 或滚子、铰链3.虚约束-对机构的运动实际不起作用的约束。计算:应去掉虚约束。出现虚约束的场合:1.两构件联接前后,联接点的轨迹重合2.两构件构成多个移动副,且导路平行3.两构件构成多个转动副,且同轴4.运动时,两构件上的两点距离始终不变5.对运动不起作用的对称部分。6.两构件构成高副,两处接触,且法线重合注意:各种出现虚约束的场合都是有条件的虚约束的作用:①善构件的受力情况,如多个行星轮②增加机构的刚度,如轴与轴承、机床导轨。③使机构运动顺利,避免运动不确定,如车轮。第 2 章平面连杆机构§2-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应用实例:内燃机、鹤式吊、火车轮、手动冲床、牛头刨床、椭圆仪、机械手爪、开窗户支撑、公共汽车开关门、折叠伞、折叠床、牙膏筒拔管机、单车制动操作机构等。定义:由低副(转动、移动)连接组成的平面机构。特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