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口镇点点幼儿园 2016 年秋园本教研:让保育员在互动式教育活动中成长---如何科学有效的组织幼儿喝水环节保育工作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的幼儿教育研究中,大家对教育教学给予较多的关注,而对保育工作的热情却不高,研究甚少。由于缺乏有效指导,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保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保性大,保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给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了直接影响。因此,如何提高保育员的保育水平一直是我园的一个工作重点。几年来,我园每月组织一次保育员的业务学习,除了进行理论及实际卫生操作培训外,我们还关注保育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尝试通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模式,对保育员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互动式研讨活动,为保育员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从具体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入手,帮助保育员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她们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保育员对保育工作的反思和总结,有效地改变了她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地点:幼儿园多媒体教研活动主持人:吴莎(保健主任)参加人:全体保育员一、提出问题:主持人:本次教研会上,针对调查问卷要讨论的问题,“幼儿不会主动喝水,有的还要保育员拿水喂才肯喝”、“有的幼儿不喝白开水,只喝自己带来的水”;“每次喝水,都把盥洗室搞得湿漉漉的”;“在幼儿园,我们从早到晚不断提醒孩子喝水,可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一回家就急着要喝水”等问题。既然是大、中、小班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咱们就有必要在一起讨论,找出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二、分析问题:主持人:幼儿各种不同行为的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喝水环节,会出现哪些问题?请老师们积极展开讨论并举手发言,时间为 5 分钟保育员(刘妹):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刚从家里进入幼儿园,有些不良的喝水习惯是从家里带来的。比如:被动喝水——让大人喂;爱喝饮料,不爱喝白开水二是喝水的常规还没有建立。保育员(蒋海燕):我认为小班孩子的年龄小,动手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还不完善,导致了孩子在喝水时状况百出,这需要我们去引导、教育,尽快建立良好的常规。保育员(刘煦):我也认为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生活能力差,有的对新环境和集体生活还不适应,也会出现拒绝喝水、进食的行为。保育员(苏艳辉):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