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中西文化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西文化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把中国的教育与西方的教育进行比较,择优弃劣,从而找到某些,当然不失为很好的途径。但是笔者目前所看到的资料,或者就教育论教育,不涉及文化,难免“只注意前景不注意背景”,也就难免有“全盘西化”的倾向;或者有“是己过甚”,不遗余力地指摘西方教育的弊端。以笔者之见,应当看得更宽更科学化更实际化一些,获得的结论才能更接近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根本,教育是枝叶。想真正把握教育的性质特点、来龙去脉必须从文化出发,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 1. 中西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同。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德”,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智”。“崇智文化”的最高境界是:为官“制订律法以示功”,为民“开发工商以谋利”。 2. 中西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历史传承”,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现世享乐”。中国人的则是“光宗耀祖”、“望子成龙”、“敬长辈甚于爱自己” 3. 中西文化的人伦观念不同。在人伦上,中国文化是“利他主义”,西方文化是“利己主义”。 差异还有很多,择要陈述以上三点。 二、中西教育的差异 1. 教育目标不同。中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螺丝钉”式的人才,拧到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而且让人放心——这当然要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西方教育的目标是,培育“万金油”式的人才,无论用到哪里都能产生奇妙的效果——这当然要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才智修养。钱穆先生认为西方教育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 2. 教育内容不同。中国传统教育,是德业双修,德为主,业为辅,德乃内在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神,业乃外在之形;西方教育,是智业双修,智为主,业为辅,智乃内在之神,业乃外在之形。(业,就是学业,在中小学,就是知识,下同)根据逻辑的分析方法可知: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有“德”有“业”无“智”,西方教育的内容是有“智”有“业”无“德”,交集,仅仅是作为外形的“业”。 3. 教育策略不同。中国教育重视理论学习的策略,西方教育重视实践操作的策略;中国教育重视严师出高徒的策略,西方教育重视宽容就是爱的策略;中国教育重视知识积累的策略,西方教育重视个性进展的策略;中国教育重视考试分数的策略,西方教育重视动手能力的策略;中国教育重视学生向老师学习的策略,西方教育重视学生自己钻研的策略——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