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脚--特级教师张祖庆“一个有魅力的人”习作赏评课教学实录唤醒儿童内心的写作巨人——关于习作赏评课与张祖庆老师的对话本刊记者杨亚丽习作赏评课精彩纷呈记者:最近,您的“一个有魅力的人”习作教学视频在教师中广为流传,深受好评。这节课出现了很多精彩的习作片段,在写作前您做过指导吗?这样的赏评课,从批阅作文到课堂呈现,需要多长时间来做准备工作?张祖庆:在这节课上,我遇到了一群非常优秀的孩子,尤其是那个叫孟琴靓婧的女孩,简直是个喜剧天才,这节课的精彩主要归功于她,归功于孩子们的老师上的习作指导课,精彩是孩子们语文素养的真实呈现,精彩属于孩子们和老师,我不敢掠美。我是两星期前收到老师从重庆寄给我的习作。阅读两天后,着手发现亮点,诊断问题,制作 PPT。课无法试讲,原生态呈现。课毕,我和孩子们也完成了一次高峰体验。过瘾!记者:在这节课中,您始终以正-页脚--面赞赏为主,对于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提出了“绕死人不偿命”和“哑巴文”这两个问题处理得很扎实,学生不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学会了修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很多,只提出一两个典型问题,会不会不利于学生及时纠正其他错误呢?张祖庆:贪多求全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通病。学生习作中的问题,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得到根治。字、词、句、段、篇,眉毛胡子一把抓,貌似很全面,学生却可能什么印象都没留下。习作赏评课,要在欣赏之余,寻找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展开针对性的专项训练。若一节课解决一个到两个问题,日积月累,学生作文的问题就会慢慢减少。至于一些细节问题,则可以课余让学生小组合作修改。记者:在这节课中,您给学生开出了自我诊断书,总结了修改写人文章的几点要求。其实,您所有的赏评也正是围绕这个文体特征展开的。您为什么要-页脚--特意强调文体特征呢?张祖庆:模式化的习作讲评课,最大的问题是文体特征缺失。不管什么题材、体裁的文章,老师讲评的套路就是“欣赏—挑刺—练习”,标题啊,句子啊,段落啊,节奏感啊,新鲜感啊,花样多多。写人的文章,这样讲;写景的文章,也这样讲;写事的文章,还是这样讲。这样“以不变应万变”的习作讲评,淡化了文体特征,模糊了文体面貌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教授在《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强调,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文体意识,要有文体写作的教学观,这是值得大家学习和重视的。其实,不同的文章体裁,是有各自独特的写法的。写人的文章,以事写人以语言、动作、心理、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