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儒家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价值儒家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价值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如以情感人、以身作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等,这些经验对现代道德教育,包括幼儿道德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本文对儒家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启发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儒家德育教育原则方法幼儿教育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正如季羡林先生说:“像中国这样几千年如一日重视伦理道德的还没有第二个国家。”[1]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依旧有着重要的价值。下面笔者就谈谈儒家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其对现代幼儿教育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一、以情感人 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鲜亮特色。孔子特别注重诗和乐在培育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从《诗》入手,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用《诗》进行道德教育的案例。孔子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有助于人格的最终完成,所以他特别重视乐教,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对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如王阳明就特别重视情感教育,他说:“今教童子者,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育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古代情感教育原则的继承和进展。 二、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表率作用可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重身教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