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新课改提倡以人为本,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改变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 以人为本 初中生正处在价值观、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思想品德课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具有说教性、强制性倾向,对学生实际思想品德形成的帮助很有限,实效性不高,缺乏吸引力,很难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新课改提倡的以人为本教育理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紧跟时代进展步伐,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切实发挥思想品德课应有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课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人,应着眼于人的可持续进展。思想品德课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起着积极作用,课堂教学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造就学生、培育学生、进展学生作为教学的归宿。随着新课改的推动,老师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指引作用。这就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老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 素养教育下,老师要树立现代德育观,由原来的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也即是说从“培育论”走向“学习论”,注重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己体验、自己实践,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靠自己学习的,虽然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促进,但不能越俎代庖。 2.老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学习,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培育,更不用说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了。思想品德课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老师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如教学“我们共同的家园”时,老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身边环境污染的现状,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