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的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教材的思想点,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情操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 。21 世纪需要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人的培育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国家强盛 、民族振兴的重任就落在了教育者的肩上,尤其落在语文工作者的肩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道德、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老师应尽的义务。当然,语文教学应以语文教育为主,不能因为强调德育教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主体。因此,在渗透德育教育中要讲究一定的方法与艺术。 第一,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拓展空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 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成为他们在理性上肯定和接受的东西。要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到课文中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这一切产生爱憎的感情。通过阅读教材,进行情感教育。在讲解课文之前,要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明白文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感情。新的语文教材集中了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有情景交融的诗歌,有诗意盎然的散文,有催人泪下的剧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再加上老师紧扣现实的巧妙点拨,使学生们能真切的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受到情感教育。 第二,让语文课中的德育延伸到课外,使德育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有句至理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养另一途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是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上完朱自清的《背影》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开一个《我的父亲母亲》讨论会,让同学们用心去观察发现父母工作挣钱养家的艰辛与不易,讨论“如何看待父爱母爱”,让同学们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明白了世间最纯洁的便是父爱母爱,是他们的宽容涵盖了我们一切的幼稚和无知,是他们的爱护使我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