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简介Picc的概念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循环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和降低了中心静脉穿刺的风险,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用于癌症病人的化疗、肠外营养等。冲管与封管输液前:用10ml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再输液(冲洗粘附在导管内的血液成分;确认导管是否通畅)输液后:脉冲10-20ml的生理盐水(冲洗粘附在导管内的药液成分)后用1.5-2ml的肝素钠盐水边直推注射器的活塞边分离注射器。(即脉冲冲管+正压封管)持续治疗超过12小时。(每12小时冲管一次)如:化疗泵治疗间歇期:每周一次导管内有回血时:及时冲洗注意事项:注射器的选择必须使用≧10ml严禁暴力冲管导管内见到回血,先回抽更换敷料目的:预防、治疗感染,使患者舒适原则: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医务人员戴口罩、无菌手套。2、使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它除了使其与外界隔离之外还便于观察穿刺点局部情况。3、更换透明贴膜时,应全面清除角质层及胶剂,严格消毒病人皮肤。4、更换频率:导管植入的第一个24小时,以后每周更换1-2次,或者透明膜被污染、穿刺点渗血、渗液、潮湿……5、每次更换必须在透明膜上注明时间,便于维护。更换接头目的:将潜在感染将至最低。频率:7天一次方法:反折导管延长部分螺旋消毒接口15遍,连接注满生理盐水的接头。拔除导管物品准备:消毒物品、止血带、无菌纱布、透明贴膜、无菌镊子拔管:病人手臂摆放与身体成45度,去掉敷贴并消毒,用镊子靠经穿刺点处夹住导管,缓慢拔出。局部处理:穿刺点加盖纱布止血,并用透明贴膜隔绝空气。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注意1、如见回血应及时冲管,以免造成导管堵塞。2、滑出体外的导管切忌再送入体内。3、置管侧手臂避免测血压(腕部血压计除外),不可在置管上方做静脉穿刺。4、严禁使用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5、严禁用10ml以下注射器推注药液和进行导管维护。导管留置期间可能出现的危险1、冲洗导管有阻力,不通畅2、穿刺点有渗血、渗液,且按压无效3、穿刺部位或沿静脉走向出现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有分泌物、有硬块4、置管侧手臂麻木、疼痛、烧灼感。5、导管有脱出或内缩的现象。6、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38℃.7、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置管后的日常生活指导1.可以做一些家务,如煮饭、洗碗、扫地等轻微的动作。2.置管侧手臂可做一般活动,如弯曲、伸展,避免做过度用力的活动。切忌提过重物品(5斤以上)、拄拐等,置管侧手臂禁止枕于脑后。3.置管侧衣服袖口不宜过紧。4.携管可以淋浴,但不可盆浴、泡浴及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