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 一、 名词解释 1. 晶体:晶体结构是有一定结晶形状的固体。 2. 玻璃体:玻璃体结构是①无固定形状的物质,其②粒子的排列是没有规律的。 3. 胶体:胶体是极其微小的粒子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的结构。 4. 密实度:是指材料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5. 孔隙率:是指在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6. 填充率:是指散粒状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7. 空隙率:是指散粒状材料的堆积体积内,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8. 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水达到饱和状态下吸入水的质量与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 9. 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吸收水分后水分占有的体积占干燥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数。 10. 吸湿性:是指材料在潮湿的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性质。 用含水率Ww 表示。 11. 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用软化系数 Kp 表示。 12. 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或其他液体的性 质。 可用抗渗等级P 表示。 13.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能够经受多次冻融循环的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不显著降低(不大于 25%)、质量不显著减少(不大于 5%)的性质。 用抗冻等级 F 表示。 14. 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5. 比强度:是指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用来评价材料是否轻质高强性能的重要指标。 16. 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变形完全消失并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尺寸的性质,这种变形被称作弹性变形(可恢复变形)。 17. 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仍保持或部分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并 且不产生裂纹的性质,这种变形被称作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18. 脆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突然破坏而无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性质。 19. 韧性:是指材料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能量并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性质。 20.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他较硬构件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21. 耐磨性:是指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 22. 胶凝材料:①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由液体或膏状体变为坚硬的固体,并②能胶结其他材料制成整体,且③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23.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或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适合:地上和干燥环境。 24.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