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 B. 铁杵成针C. 热胀冷缩D. 百炼成钢12. 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 13.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 单质:硅、水银、金刚石B. 碱: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乙醇C. 盐:硝酸银、氯化铁、高锰酸钾D. 氧化物:氧化镁、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 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C.通常把 PH<7 的降水称为酸雨D.氯化铵可以与草木灰(含碳酸钾)混合施用15.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苏打能作发酵粉,是因为小苏打能与面粉反应B. 洗洁精能洗去碗筷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于洗洁精C.浓硫酸可用于作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16.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 的是()A. Na2CO3、NH4NO3、Ca(OH)2B. Fe 2(SO4)3、Na2SO4、Mg(NO3)2C. AlCl 3、Ba(NO3)2、CaCl2D. Na 2CO3、AgNO3、BaCl217.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 图 1 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 图 2 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 3 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 4 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8. 下列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的晶体D.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 由 t 2℃降至 0℃,有晶体析出1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 木炭粉( CuO)﹣﹣在空气中灼烧B. KCl 溶液( CaCl2)﹣﹣通入过量的 CO2 气体,过滤C. NaCl 溶液( 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D. H2 气体( HCl 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 NaOH溶液和浓硫酸20.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 1、t 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