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 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海庆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 分,共 15 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人B.蘑菇 C.青蛙 D .电脑病毒2.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镜筒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 ) A.目镜 B.物镜 C.载物台D.镜筒3.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B.细准焦螺旋C.物镜 D .反光镜4.若显微镜镜筒上目镜倍数为5 倍,要使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0 倍,转换器上正对通光孔的镜头应为下列哪一种( ) A.8 倍目镜B.15 倍目镜 C.10 倍物镜 D.40 倍物镜5.若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显微镜视野的右下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哪个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 A.左上方B.左下方C.右上方D.右下方6.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时.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应转动( ) A.转换器B.遮光器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7.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C.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D .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8.俗话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 ( ) 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9.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语言智慧的结晶,很多谚语与生物学现象有关.下列谚语中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的是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0.日常生活中有“春兰秋菊 ”“南橘北梨 ”之说,引起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 .土壤11.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的是( ) A.冬天杨树落叶B.侧柏叶变为鳞片状C.繁殖季节,鲤鱼产几十万粒卵D.裸地比草地空气湿度小12.科学家对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科学考察,发现沟深处仍然生活着少量深海生物,但是没有绿色植物,其主要原因( ) A.海沟深处湿度太低 B .海沟深处没有阳光照射C.海沟深处没有二氧化碳 D .海沟深处没有足够的有机物13.在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光线太强应选用( ) A.小光圈、平面镜B.小光圈、凹面镜C.大光圈、平面镜D.大光圈、凹面镜1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 15×和物镜 10×B.目镜 10×和物镜 10×C.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