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观察 黄海娟 【摘 要】 目的:探究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XX 年 10 月~20XX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 70 例作为本讨论对象,根据随机方式,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比组,且护理满意度高,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 临床价值 肠梗阻属于结肠癌晚期常见并发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为科学延长患者生命期限,临床大多实行手术的方式,但老年人的免疫力、抵抗力较低,且多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1],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大对患者护理过程的重视程度,从患者实际情况入手,合理加入护理措施,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对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讨论对象为 20XX 年 10 月~20XX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合并肠梗阻 70 例老年患者,疾病类型:19 例乙状结肠癌、18 例左半结肠癌、18 例横结肠癌、15 例右半结肠癌。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比、观察两个小组,对比 组 35 例 患 者 中 , 男 17 例 , 女 18 例 , 年 龄 57 ~ 75 岁 , 平 均 年 龄(65.3±4.2)岁,病程 1 个月—3 个月,平均病程(1.5±0.3)个月; 观察组 35 例患者中,男 18 例,女 17 例,年龄 58~76 岁,平均年龄(66.2±5.1)岁,病程 1 个月—4 个月,平均病程(1.6±0.5)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能够将其进行比对(P>0.05)。 1.2 护理方式 对比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具体分为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几方面: 1.2.1 日常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做好心电监护工作,了解患者腹部症状的变化情况,记录好液体出入总量,调整患者输液方案。完成手术且患者恢复清醒后,需监测患者血压,待血压稳定后应协助患者转变体位,取半卧位,帮助患者活动四肢并翻身[2]。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恢复患者肠道功能,避开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状。 1.2.2 心理干预: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加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