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6 页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 篇)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 (一)全面 发展,育人为本。以教育性 、整 体性 、激励 性 、客观 性 为评价准 则,实事 求 是反 馈 学生信 息 ,全面 了 解 学生在家情况 ,共商 育人对 策 ,助 推学生身 心 和谐 发展,引 领 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 向 全体,关注个体。树立服 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 ,面 向 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 访; 以特殊群体和个别 学生为重 第 2 页 共 16 页 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工作内容 (一)交流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向家长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 、劳 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 )共商 育 人 策略 。根 据 学生特 点,与家长商 定 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策略 ,尤 其 是 对需 要 特 别 关 注 的学生,共同 制定具 体有 效的个 性化方案 。在尊 重 家长教育 理 念 的同 时 ,有 针对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