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哪些导入方法呢?笔者主要就历史教学过程中常见、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作相应的介绍。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是一种从已有知识人手,由已知引向未知的导入方法。不一定是上一节课的知识,可以是学科间的知识联系;可以由老师总结、叙述相关旧知识,也可以由老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加导入活动。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通过复习旧课而引入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认识更全面。 例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老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指出从亚洲通向欧洲的道路,使学生回忆“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航线,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还可找出哪些从西方到东方的航线,学生的思维就会由已知的历史知识转入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找出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两条航线。还有少数学生找出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到达亚洲的航线。这时,老师又问:那么西欧绕过非洲或南美洲到达亚洲的两条航路是由什么人、什么时候、怎么开辟的?由此导入新课。 二、直接导入法 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本课课题,概述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做好参加教学的准备。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宜采纳直接导入新课的情况有:一是老师有丰富的经验,在学生中有较高威望,学生非常喜爱听这位老师的课。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比较高,课前预习做得较好,已有了充分的准备。二是教学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不需要过多的铺垫、引导,直接切入就能够展开教学活动,如近现代史中的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七七事变等。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悬念导入法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先通过讲述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探讨热情,然后提出如下疑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被当作战败国来瓜分?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急切想了解新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