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略谈凌仕江的文学创作略谈凌仕江的文学创作 《西藏文学》本期刊发的这组收录有 18 个单篇总题为“藏地之上”的散文,是凌仕江近年来的部分作品组汇。其中,有些篇章我们曾在其他场合看到过,熟悉凌仕江创作的人也一定不陌生,这次重新集合在这里阅读。还是有些新的感触。至于如何定位他的作品,笔者曾一度彷徨,但或许彷徨的并不是针对其特定作品本身,而是针对西藏的书写。综观凌仕江的文学创作及其写作历程,特别是其近年来的部分散文作品。既可以看到一个西藏当代边防军人和文学青年的艰难成长。也可以看到一个心灵跋涉者对文学的执著追求,而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西藏魅惑及其潜藏的言说主体的异样心理和姿态,则让我们对边缘与现代之间的西藏书写有所思考。 一、凌仕江文学写作概略 从凌仕江现有的创作来看,虽然在不同时期他曾涉猎过众多文体类别,但诗歌和散文最为突出。尤其是散文创作。从总体上说,相对于一些有着史诗情结和宏大叙事欲的大散文而言,凌仕江的文字较重于个人内倾静观时的细微体悟,其本人在文字中亦一再直接言说内心的重要,如“只有在内心,才能检验生命与季节的真相”,“我一直活在自己的内心里”(《内心的河流》),“宁静的心能够使你明辨是非”(《苦读珠峰》)等等。相对于一些知识面较广和纵深感较强及突出人生哲理的泛文化历史散文而言,其作品较拘周于有限的个人生活圈际,作品的地域表现空间主要限于西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地,作品的内容大致包括西藏边防军人生活书写、个人成长经历追忆、故乡家园情怀阐发、亲朋故旧情谊叙写、西藏自然地理及历史人文介绍与感触等五个方面。相对于一些独抒性灵,自如飘逸的小品散文而言,其作品更重于内心的感动,而较少整体的灵动,自然物象的寄寓与事件叙述的依附是其情感表达的两种主要方式。另外,通俗音乐的词风对其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使得其文词在直白晓畅的同时,有的地方略显草率。至于西藏文化及人文历史方面的思索,则在其近年来的创作中有所突出。综合起来讲,到目前为止,其创作历程大致可依作品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版分为三个时期。 (一)以诗歌为主的文学发轫期 时间是 1993 年~1997 年,可以 1997 年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涛集《唱兵歌的鸟》为表征。 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凌仕江的文学写作主要基于对文学的一种自然亲近的质朴认识。这里面既有其少年时期蕴积的文艺偏好因素,也有其自身文书身份及部队对文艺重视的因素,而西藏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