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_第1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_第2页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_第3页
1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 汽车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最早出现在我国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当时只有几个专利技术,尚不成熟,后来瀚德技术公开,国内有少数几个厂家研制,但应用效果均不理想,从此,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对自动调整臂的研究,直到近期已有几十项专利,研究人员也由过去的廖廖数人发展到几十人。代表的臂型共有以下几种: (1 )以瀚德一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2 )以瀚德二代为基础的瀚德臂型。 (3 )以美国臂型为基础的具有调整拐的臂型。 (4 )以4 5°斜齿轮传动为特点的臂型。 以上各种臂型的产品均已投放市场,但投放量远远低于主机厂需求,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技术尚不成熟,可靠性差故障率高; (2 )结构复杂,使用者不易掌握,体积大,安装不便适应性差; (3 )出厂成本高,导致售价高,无法普及。 由于以上原因阻碍了自动调整臂的普及推广,早在两年前,国家建设部就颁文要求强制采用自动调整臂,但由于存在上述原因未得实施,去年国家再次颁文强制执行,情况仍未好转。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作者及相关人等开发研制了外联直传型自动调整臂, 本着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维护少;制造容易造价低,适应广泛易普及;低故障率,高可靠性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按国家建设部 2 新颁布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试验结果理想。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1)调整负载为40Nm 时,稳定运行达 5000 次以上。(2)正常调整负载时有效运行 10 万次以上。(3)粉尘试验,盐浴试验均完成标准要求。除此之外,一个普通装配工人,用一支螺丝刀,一把手锤,一把搬手,在两分钟内便可完成一只臂的装配,车辆每更换一次刹车衬片时,对调整臂进行一次拆洗和注润滑脂便是其维护的全部内容,与此前所有臂型相比,此调整臂的安装空间最小,安装时最方便,没有任何特殊要求。现以图示为例,说明各型调整臂结构特点,并做对比。 1 、 瀚德一代臂型 主要有 1 小压簧、2 中压簧、3 外部连接件、4 控制板、5 联结套、6 齿条、7 盖板、8 主动盘、9 轴承套、10 壳体、11 前堵盖、12 止推轴承、13 从动套、14 扭簧、15 齿轮、16 整体蜗杆、17 蜗轮、18 挡片、19 大压簧、20 后堵盖等件,共由二十个主要件构成。其结构特征为:控制板与主动盘通过联结套铆合固联, 主动盘上豁口与齿条凸台啮合,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从动套、扭簧均套在 3 整体蜗杆的轴上,且扭簧外涨在齿轮、从动套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